哥德金屬是重金屬音樂的一個分支,融合了哥德搖滾的黑暗抑鬱與重金屬的侵略性。哥德金屬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歐洲,作為死亡厄運金屬的衍生物出現。哥德金屬音樂按照所融合的重金屬樂的不同類型,也有不同分類。歌詞上,既有哥德小說式的,也有描述個人經歷的,極富戲劇性並充滿悲傷與感悟。
哥德金屬的先驅,包括來自英格蘭北部的Paradise Lost,My Dying Bride,Anathema,來自美國的Type O Negative,來自瑞典的Tiamat和來自荷蘭的The Gathering。挪威樂隊Theatre of Tragedy開創了「美女與野獸」的風格,將侵略性的男聲和女聲清嗓結合,這種鮮明的對比從此被諸多哥德金屬樂隊採用。90年代中期,Moonspell和Cradle of Filth在黑金屬中加入了哥德元素。90年代末,在Tristania和Within Temptation的帶動下,哥德金屬出現了往交響金屬方向的發展。
進入21世紀,哥德金屬在歐洲已進入主流,尤其是在芬蘭,諸如The 69 Eyes、Entwine、HIM、Lullacry、Poisonblack、Sentenced等樂隊均創造了排行榜熱門歌曲和暢銷專輯。儘管如此,在美國,只有很少樂隊,比如Lacuna Coil取得了商業成功。
後期(1990-)
自此,哥德金屬或末日金屬定名了,成為了一種金屬的分類。演繹此類音樂的樂隊包括失樂園樂團(Paradise Lost)、My Dying Bride及Anathema。
雖然大部分的金屬音樂在斯堪的納維亞中都認定為死亡金屬或黑金屬,不過大部份此地中的樂隊都玩一些比較帶前衛及哥德金屬的音樂,如Tiamat、Theatre of Tragedy和Lake of Tears。雖然失樂園樂團(Paradise Lost),Anathema在他們的音樂中加入女主音和音,挪威的Theatre of Tragedy被公認為第一隊有女主音的哥德金屬樂隊。Liv Kristine Espenaes Krull後來被一個叫Nell的女主音替代了。
混淆問題及分類方法
雖然此類金屬較其他類型金屬音樂的爭議性少,但明顯地,議論主要圍繞著以形象上演繹還是側重音樂上的演繹。
雖然哥德金屬與其他金屬音樂有相似的地方,難以確認。但一致性的定律仍然存在。
1.歌詞集中在宗教和神、地獄與天堂、愛、驚慌、絕望、 喪親、空虛和死亡。大部分的歌詞內容早在20世紀前定位了。
2.主音多數有男主音和女主音,甚至兩者皆備。男主音帶有深厚的聲線或死腔,女主音傾向於高音及似歌劇中的女歌手,同時衍生了劇院金屬。
3.樂隊隊員身穿黑色緊身或闊袍衣衫,亦有成員面上化上濃妝,如塗上深刻的眼影。
4.變化大的結他聲及鼓聲往往獨立於歌唱之外,成為伴奏。
5.有時哥德金屬會與力量金屬和旋律金屬混為一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