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风〕獨立搖滾 [转载]

獨立搖滾(Indie Rock,independent rock的縮寫)是搖滾樂在獨立音樂當中發展出來的一種音樂類型。獨立搖滾與獨立音樂有時候可以相互替換,不過獨立搖滾比較偏向於有著搖滾音樂的性質,較不同於獨立流行歌曲。不過,判斷是否為搖滾音樂的標準很多,包括從樂器方面(電吉他、貝斯與鼓),以及從較抽象的搖滾精神方面來評斷等等。

有別於普遍與主流唱片公司簽約的音樂人,獨立搖滾音樂人簽約的對象一般是獨立唱片公司,有的甚至根本不簽約。獨立搖滾在嚴格意義上不是一種音樂類型(儘管這一術語通常用來特指某些樂團,如人行道樂團及受其影響的樂團),而是通常泛指某些推崇地下文化價值的音樂人或音樂風格,並且常是搖滾音樂。與獨立搖滾有關的音樂風格或地下風格,還包括低保真音樂、後搖滾音樂、車庫龐克、情緒搖滾、悲核音樂、c86、童稚搖滾和數位搖滾等,其相關(有時重疊)的音樂分類則有自賞樂團和獨立流行樂等。

作為特色之一,獨立搖滾音樂人最重視的是自身音樂和職業生涯的獨立性置,透過他們獨立的唱片公司發行唱片(有時就是他們自己)、巡演、口耳相傳以及在獨立電台或大學廣播站播放的方式增加知名度。然而,他們之中較為流行的歌手,最終往往會與主流唱片公司簽約 ,儘管他們的口碑通常建立在之前獨立表演的成功上。



歷史
在英國,獨立搖滾唱片在1980年代早期開始出現。從一開始,這些唱片所推出的是由朋客、後朋客、新浪潮和其他形式的樂 隊。這些樂團因為他們的唱片被獨立於大唱片公司以外的小品牌推出而被單獨分成一類。儘管如此,「獨立」逐漸主要與基 於吉他的搖滾樂聯繫起來,因為此類音樂是獨立唱片音樂的主流,特別是獨立流行音樂中的阿茲特克照相機 (Aztec Camera),橘汁(Orange Juice)、C86 流行音樂運動(the C86 jangle-pop movement )和薩拉唱片(the twee pop of Sarah Records artists)。一些核心的80年代英國獨立搖滾樂團有:史密斯家族(The Smiths)、石玫瑰(The Stone Roses)基督和瑪麗之鏈(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他們的音樂直接影響了1990年代的另類運動,例如自賞(shoegazing)和英倫搖滾(Britpop)。事實上,在英國所有的另類音樂一般都被稱為「獨立」,而不是「另類」。

在美國,被視為獨立搖滾的音樂是從被19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運動與他們的自力更生精神所影響的另類搖滾領域所衍生 出的獨立搖滾。 在80年代,獨立搖滾一詞主要與記住你(Hüsker Dü) 和 恐龍二世(Dinosaur Jr )(經常被稱為自賞樂團運動的先驅之一)、音速青年(Sonic Youth)、大黑(Big Black)與其他把美國獨立音樂品牌推廣流行的樂團的的粗糙刺耳、扭曲的重金屬聲音聯繫起來,以把他們與R.E.M.和一萬妄人(10,000 Maniacs)等後來與大唱片公司簽約的校園搖滾樂團區分開來。 在1990年代初,以超脫樂團(Nirvana)和珍珠醬(Pearl Jam)等灰調樂團為代表的另類音樂破圍而出,成為主流。他們獲得了商業成功和廣泛曝光。此後很快另類流派就被商業化,成為吸引到大品牌投資、由商業主控、製造出一系列公式化、更保守的作品的主流成功模式。由此,「另類」標籤的意義就從其初始的、更反傳統意味變化為取得了主流成功的另類音樂,而「獨立搖滾」就被用來指稱那些依然處於地下狀態的音樂和流派。90年代美國獨立搖滾的決定性的運動是低保真運動,由「隨聲而動」(Guided by Voices)和人行道(Pavement)、色芭多(Sebadoh)、麗茲·菲兒( Liz Phair)以及其他推崇粗糙的錄音技術,反諷式的抽離、和對「賣」給主流另類搖滾領域了無興趣的樂團。

獨立搖滾現在以 Arctic Monkeys、Gorillaz、Muse、The Postal Service、The View、Bright Eyes這些樂團為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