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漬搖滾(Grunge Music),有時也被稱作西雅圖之聲(Seattle Sound),是一種隸屬於獨立搖滾的音樂流派,它由硬核龐克,重金屬和獨立音樂發展演變而來。在商業上,它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開始獲得成功,以至在1991年到1994年迅速成為主流音樂的一員。一批來自美國太平洋西岸城市(包括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和奧林匹亞,以及奧勒岡州的波特蘭)的樂隊,他們創造了油漬搖滾音樂,而且很快讓這種音樂在流行音樂的聽眾間傳播。這種音樂類型於美國的X世代緊密相聯。油漬音樂的流行是80到90年代流行音樂界一個顯著的現象。
音樂風格
油漬搖滾音樂的風格可以大體概括為「很髒」的吉他,強烈的反覆演奏段落和重型鼓聲。樂手們通過對標準龐克演奏方式的個性化和大量的運用吉他失真和回饋效果達到使聲音「變髒」的目的。和龐克不同的是,油漬搖滾音樂的節拍稍慢但卻擁有一種不對稱的和諧性。歌詞方面,呈現出了一種典型的極端焦慮狀態,作品大多表現了憤怒,挫折感,厭倦,悲傷,恐懼以及消沉的情緒。這些情緒的來源可能是普遍出現的青春期的叛逆性,這和很多油漬搖滾樂手在青少年或青年期就開始音樂生涯不無關係。事實上,其他一些因素諸如貧困,對世俗偏見的反感以及對社會本質的清醒認識都會影響到油漬搖滾音樂家的詞曲創作。總而言之,不是所有的油漬搖滾音樂都會涉及到這些強烈的情緒,比如超脫合唱團(Nirvana)具有嘲諷意味的作品《In Bloom》就很顯著的運用了詼諧幽默的寫作方式。其實其他的許多油漬搖滾音樂也多少具備一些幽默的風格,只不過被大眾媒體所忽視了。在20世紀80年代,油漬搖滾音樂多含有對重金屬以及其他搖滾音樂形式的諷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